手工制剪师,现代工业中如何遗世独立?

编者按:择一事而终一生,干一行而专一行。工匠,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尺度、是制造业前行的源泉。浙江制造的背后,多的是数以万次的重复和不断改善以至达到对产品的完美追求。5月1日国际劳动节,《浙商》杂志特别推出五一特辑,以初心,敬匠心,记录浙企制造业的瞬间,致敬每一位辛勤的劳动者。

一根青黑色、如筷子般粗细的金属,被探进筒状的高温炉中,仅几秒后就变成耀眼的橙红色,取出置于铁砧上,两位制剪师叮叮当当地捶打起来,火星四溅,逐渐现出剪刀的雏形。

见到陈伟明,是在杭州富阳东洲街道张小泉公司车间里,他正和徒弟一起,日复一日地制出一把把手工剪。作为浙江省非遗传承人,他的职业生涯从20岁开始,明年是他制剪的第40年。


(资料图片)

同一车间,还布设着张小泉工业制剪生产线,几百上千把剪刀整齐划一地从机器中生产出来,效率高、品质稳定。陈伟明却似乎不为所动,依然以一天几把的速度,不急不躁地制作他的手工剪刀。

手工制剪师,在现代工业中如何遗世独立?

陈伟明

浙江省非遗传承人,融合现代产品理念到非遗技艺中,开发出多款创新产品;倾囊相授,培养了新一代传承人。

兼具实用与美

陈伟明的师傅施金水是第一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曾参与张小泉国礼锻制,锻造的剪刀被中国革命博物馆收藏,还连续五次获全国剪刀质量评比第一名。遗憾的是,施金水老先生于2023年春节前去世,享年90岁。

陈伟明是施金水的三个徒弟之一,他承继了师傅的技艺,善于锻制“信花、山郎、五虎、圆头、长头”五款经典民用剪,还融合了现代产品理念,开发出多款创新产品。

在展厅,陈伟明锻制的五款民用剪从大到小排开。它们有着笋尖般的头、酒坛般的柄身,具有艺术品一般的美,让人不禁想持于手间感受。

陈伟明1964年出生,20岁时进张小泉厂,他的父亲也是张小泉制剪师。他告诉《浙商》记者,小时候,算命先生说他命中缺火,此生要做“火的生活”(与火相关的工作)。进张小泉厂时,同时进的有十人,奇怪的是,其他人手指上常常烫起泡,只有他的手从不起泡。

近60岁时回想这些,陈伟明有一种宿命感。也确实,当年一道进厂的十人,只有他至今坚持在制剪一线。

锻制一把满意的剪刀

制剪几十年,陈伟明的成就感来自锻制出一把满意的剪刀——年轻时是让师傅满意,如今是让自己满意,“一把好剪刀,要没毛病——头、脚要磨得好,拷油拷得好,样子漂亮,能轻松剪128层布,一点毛病都寻不出。” 

传统制剪共有72道工序,15道为重点工序,包括拔坯、嵌钢、出头、理头、改里口、敲下脚、敲缝道、冲外口、挫里口、粗磨、淬火、细磨、合脚、钉眼、拷油。

制剪行业里,精通全部工序的人被称为“钳手”,陈伟明说,十个制剪师里,大约只有两位能成为“钳手”。

在展厅,《浙商》记者看到,展陈的几百种产品基本为工业生产,手工剪仅展出一款,售价约三百元,高于普通工业生产的剪刀。据介绍,在张小泉线下门店,一款长仅约3厘米的迷你手工剪很受年轻人喜爱;一款手工锻制的、适用于老年人剪指甲的产品也畅销。

同一车间里,工业生产线成批量地输出产品,陈伟明心中却很笃定。谈及手工剪和工业剪的不同,陈伟明说,二者各有优势,但工业生产代替不了手工生产,比如敲缝道、开刃等许多环节,工业制剪的精密度不及手工。

陈伟明现在的任务是带徒弟。他有两位徒弟,一位学了四年,一位学了两年。他的目标是把徒弟培养成“钳手”,不过他深知目标达成不易。

“要达到七十二道工序都会做,五年能学好就算木佬佬(非常)聪明了,一般都要做十年以上。只有做到老学到老,才能把张小泉的技艺发扬光大。”陈伟明说。

浙江盐农已不足百位!探寻浙江东部第二大岛手工制盐的千年奥秘

19岁当学徒,10万+手工出品,23年眼镜定配大师告诉你,一副眼镜背后的匠心制造

文、编辑丨《浙商》全媒体主笔 孙岚

拍摄、视频丨《浙商》全媒体记者 姚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