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热门:【文博:考古学课程】第10课 金石学著作汇总

金石学著作


【资料图】

《集古录》

.欧阳修(1007-1072年),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人。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集古录》为现存最早的金石学著作,今存的跋尾十卷,收录自周武王到五代时期的金石拓本一千卷。《集古录》初步成书于嘉祐六年(1061),定稿于熙宁五年(1072),大约散佚两宋之际,现存《集古录跋尾》十卷为欧阳修为金石拓本所题之跋尾,经后世周必大等人的整理,成为了如今较为完善的版本。

今存的跋尾十卷,对书法、历史、文学等皆有评论考订,内容丰富,收获良多。对金石学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考古图》

.吕大临,北宋金石学家,字与叔,京兆蓝田人(今陕西蓝田)。

.《考古图》是现存最早且有系统的古器物图录共十卷著录当时皇室和私人所藏商周秦汉青铜器及玉器,目列224器,实收234器并按质地分类,再行著录将所有玉器单独著录为一卷。

.凡收录者,每件都描绘图形、款识、尺寸、容量,重量等信息。且加以考证,凡出处和收藏处可以考着,均予以证明。此外在器物的编排上已经注意到了器物的共存关系,并能根据出土地和造型文字等考证年代。

.其考证和定名不乏正确之说,《考古图》是中国乃至世界最早的(1092)、最系统的文物图录。它的分类方法和著录体例具有开创贡献。

《宣和博古图》

北宋宋徽宗敕撰,王黼编纂。

《宣和博古图》是中国古代金石学代表性著作之一,共三十卷.该书著录了北宋皇室宣和殿内所藏的自商代到唐代的青铜器839件,分为鼎、尊、簋、卣(yǒu)等12类,各种器物按时代编排,每类器物都有总说,每器配有摹绘图、铭文拓本及释文,并记其尺寸、重量、容积、出土地等信息。

对器物铭文等也有详尽说明和精美考证但内容有失误,疏漏较多该书是第一部考证北宋宫廷御藏的金石目录,对后来金石学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金石录》

.赵明诚(1081-1129),宋代金石学家、文物收藏家,字德父,山东诸城人,专注于金石书画的搜集和研究,其妻李清照,号易安居士。

.《金石录》是中国最早的金石目录和研究专著之一,共有三十卷,前为目录十卷,后为跋尾二十卷,考订精美,评论独具卓识。先由宋代学者赵明诚撰写大部分,其余部分由其妻著名词人李清照完成。著录二人平生所见自上古三代到隋唐五代以来的钟鼎彝(yí)器铭文和石刻碑碣资料

.《金石录》发扬了以金石证史的治学传统,对史学、考据学、书法等方面的评论研究至今仍具有重要参考意义。《金石录》体例仿照欧阳修《集古录》收录有金石拓本两千种。南宋时期,《金石录》已有刻本行世,书末附有李清照《后序》。到明代已经很少见,现存普遍为明抄本作为底本的抄本。

《格古要论》

.曹昭,约元末明初人,字明仲,松江华亭人(今上海)。

.《格古要论》是我国现存年代较早的一部体系相对完备且门类丰富古物鉴藏著作

全书对书画、漆器、青铜器、瓷器等十三个门类的古物加以品评优劣和鉴定真伪,各门类下又有诸多子目,内容丰富、次第清晰明了。

.在中国美术鉴藏史上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在传承前人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一种全新的著作体例,构筑起通论性古物鉴定专著的基本框架,为后世古物鉴定著作的写作体例提供一种参考。

《西清四鉴》

.是四部书的统称,包含《西清古鉴》《西清续鉴甲编》《西清续鉴乙编》《宁寿鉴古》四部书。为清乾隆敕撰收录了四千多件青铜器的大型图录,为我们研究古代青铜器提供了极为珍贵的资料,其中以《西清古鉴》最为重要

a.《西清古鉴》是一部著录清代宫廷所藏古代青铜器的大型图录,共四十卷,附《钱录》十六卷,对历代货币进行著录。清乾隆皇帝十分重视文物典籍的收藏和整理,命内府将所藏青铜器按鼎、尊、簋、卣等类别分门别类仿效《宣和博古图》、《考古图》体例编修成书,清梁诗正等人奉敕编修。此书著录有清宫廷所藏青铜器1529件,以商周彝器为多,每器都配有绘图、尺寸、重量和容积等信息。

总之,《西清古鉴》成为清代文物图谱编修的范本,后延用此书体例又编修了其余三部书,为我们研究清代宫廷所藏文物提供珍贵资料,也进一步推动了金石学研究与发展。